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對奴才來說,貓貓的嘔吐聲就像突如其來的警報器,而貓咪嘔吐的原因千奇百怪,從常見的吐毛球、吃太快,到腸胃不適、壓力過大,每一種都可能暗藏不同訊號
那麼到底該怎麼分辨貓咪的嘔吐只是日常小狀況,還是潛藏著健康的警訊,甚麼時候需要多加留意,甚至立即就醫呢?
了解常見原因之前,家長們需要先知道貓咪嘔吐的前兆,包括:
① 明顯的吞嚥次數增加
② 流口水
③ 頻繁舔嘴唇
④ 四處張望
⑤ 伴隨著發出乾嘔聲音的行為
以上徵兆就是表明貓貓們正在準備將胃中的內容物排出體外!!
◉ 吐毛球與貓貓的「理毛習慣」息息相關
貓咪是非常愛乾淨的動物,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「梳理毛髮」,這個理毛行為不僅是為了保持清潔,還有助於調節體溫與舒緩壓力
但舔毛的過程中貓咪舌頭上的倒鉤會將掉落的毛髮一起吞進肚子裡
大部分貓咪會透過排便的方式將毛髮自然的排出體外,但如果掉毛量多、腸胃蠕動變慢,或貓咪本身腸胃較敏感,毛髮就可能在胃裡悄悄累積成一團,最終只好靠嘔吐的方式把毛球吐出來
◉ 毛球症(Hairball Syndrome)
雖然偶爾吐毛球算是正常的生理反應,但若你發現:
① 貓咪頻繁嘔吐、特別是吐出毛球
② 同時伴隨食慾下降、便秘、精神不濟
③ 甚至出現脫水或持續乾嘔
這些都可能是「毛球症」(Hairball Syndrome)的警訊!
毛球症是指毛球在胃腸道內難以順利排出,導致阻塞與消化不良,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腸道閉塞、脹氣或需手術處理
◉ 毛家長可以這樣幫助貓咪順利排毛
① 飲食輔助
主食可以選擇高纖維配方的乾糧,有助於毛髮順利通過腸道
保健品建議補充排毛粉或提供貓草來促進腸胃蠕動、幫助排毛
② 日常照顧
定期梳毛超重要!特別是長毛貓或換毛期,梳掉浮毛能大大減少誤吞的機會
◉ 貓咪吃太快或進食過量造成的嘔吐通常發生在進食後不久
造成進食過快或過量的原因可能包括:
① 食物不安全感
曾經在街頭生活或有跟其他貓咪同住的貓,容易因競爭心理而加速進食
② 餓太久、進食頻率不穩定
間隔太長的餵食時段可能讓貓咪感到飢餓,進而狼吞虎嚥
③ 供餐方式為自由攝食
若並沒有定時定量,家長外出就是將乾糧填滿用餐碗,讓貓咪自由攝食就容易有過量的狀況
◉ 毛家長可以這樣避免貓咪吃太快或進食過量
幫助貓咪建立更穩定、健康的進食節奏:
① 調整餵食方式
建議定時少量多餐,一天分為2~4次進食,避免長時間空腹以及一下子進食過量的狀況發生
② 使用貓咪專用慢食碗
可以幫助貓咪延長進食時間,降低一次性大量吞食的機會
③ 營造安心的進食環境
若有搶食習慣的貓貓可以建立的用餐空間,確保進食時沒有其他貓咪干擾,避免緊張或搶食行為建立安全感
有些貓咪天生腸胃比較敏感,對於飲食內容的變動、環境改變、甚至是壓力都特別容易產生嘔吐、軟便等等腸胃不適的反應
◉ 沒有換食漸進式換食可能導致嘔吐
貓咪的腸道對食物轉換非常敏感,若從一種飼料突然切換到另一種,容易讓腸胃來不及適應,導致消化反應不佳,造成貓咪腸胃不適與嘔吐
建議初次提供新的主食,要遵循「7~10天漸進式換食原則」,以新舊食物混和,分至少7天逐漸增加新食物比例到完全更換成新的食物,幫助腸道有時間適應新食物
當然每隻寶貝需要的時間長短都不同,建議家長們多多觀察依照寶貝的狀態來調整
新的零食與新的保健品也建議可以初次使用要少量提供,再慢慢逐量增加至建議餵食量
◉ 飲食過敏也可能引起嘔吐
有些貓咪會對特定的蛋白質來源(如牛肉、雞肉、魚類)或其他食材產生不耐受反應,而有嘔吐、軟便、搔癢或頻繁舔舐的狀況發生
◉ 會讓腸胃變得不穩定的原因
除了換食與飲食過敏,還有一些狀況也可能導致貓咪腸胃變得比較敏感:
① 攝取人類食物或誤食不適當物質
② 環境變動或搬家導致壓力
③ 打疫苗或服用藥物後的暫時性反應
④ 氣溫變化導致腸道不適
⑤ 疾病引起,如:感冒、腸胃炎、胰臟炎
貓咪體內寄生蟲或傳染性疾病,也可能引起嘔吐、腹瀉、精神不濟等症狀
這類狀況常見於幼貓、免疫力較弱的貓或是固定戶外活動、會接觸其他動物的貓咪
◉ 為什麼寄生蟲會引發貓咪嘔吐
腸道寄生蟲(如蛔蟲、鉤蟲、絛蟲)會附著在消化道中,可能造成腸胃不適、營養吸收不良,進而導致嘔吐或食慾變化,有時甚至可以在嘔吐物或糞便中發現蟲體或卵
◉ 傳染性疾病也可能造成貓咪嘔吐症狀
如貓瘟、腸炎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,都可能伴隨嘔吐、嗜睡、發燒或食慾下降等全身性反應
這類感染大多具有一定的傳染性,且症狀變化較快,因此一旦出現持續性嘔吐或明顯精神異常,建議儘早諮詢獸醫師協助判斷病因
所以定期施打疫苗及驅蟲非常重要,若有新貓進家門,也建議先隔離觀察,除了可以避免新貓與原貓的衝突,也可以避免有相互傳染的問題發生
異物阻塞是貓咪急性嘔吐中最棘手的情況之一
當貓咪誤食無法消化的物品,可能卡在胃或腸道中,導致消化道受阻,進而引發持續性嘔吐、腹部不適,甚至影響食慾與精神狀態
◉ 哪些東西容易造成貓咪誤食
貓咪天性好奇,特別是年幼或活潑的貓咪,容易把玩具、小物件吞下肚:
① 線類物品(縫線、毛線球、髮圈)
② 塑膠袋、小型玩具零件
③ 棉線、衣物碎片
④ 家中植物
⑤ 家中擺飾品
◉ 如何預防異物阻塞
要降低貓咪誤食異物的風險,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加強照護:
① 整理居家環境
將線類、塑膠袋、橡皮筋等小物件收納妥當降低吞食風險
② 選擇安全玩具與用品
優先挑選專為貓咪設計、無小零件或鬆散線頭的玩具,並要定期檢查如有損壞應立即更換
③ 玩耍時請飼主陪同
觀察貓咪玩耍的狀況也可以即時避免發生誤食或其他危險情形(纏繞等等...)喔
除了飲食與消化相關問題外,某些貓咪的嘔吐也可能與慢性疾病有關
這類情況較常見於中高齡貓咪,或是已有特定健康狀況的毛孩
◉ 可能造成貓咪嘔吐的常見慢性疾病
① 慢性腎臟疾病(CKD)
② 甲狀腺機能亢進(Hyperthyroidism)
③ 慢性腸胃道疾病(如:慢性腸炎、消化功能異常)
④ 糖尿病
⑤ 肝臟相關疾病
① 透明液體
多見於空腹過久或胃酸分泌過多
可能是清晨或餵食間隔過長的情況,並可能與輕微的消化不適或胃部敏感有關
② 黃綠色液體
多為膽汁性嘔吐
常見於長時間空腹,貓貓一般是會先吐出透明胃酸,若還是沒有進食則會再吐出黃綠色膽汁
除了空腹之外,胃部反流、胃部收縮異常、消化節律改變也可能會有此狀況
③ 黃色帶泡沫
通常表示胃部已處於空腹但胃酸仍持續分泌,導致胃黏膜受到刺激
或是腸胃炎、寄生蟲感染、傳染性病毒感染(如貓瘟)
④ 白色帶泡沫
常見於腸胃問題、口腔不適或在服用藥物後發生
若伴隨流口水、磨牙等,可能與口腔異常有關,建議多注意貓咪的口腔保健,並進一步檢查、定期洗牙
若白泡嘔吐持續發生,很有可能是吃到不該吃的藥物或對貓咪有害的毒物,應該要記錄發作時間點與飲食狀況,並且即時送醫,協助後續判斷
⑤ 綠色嘔吐物
舔食植物、草類後的生理反應
貓咪有時會主動啃食貓草以刺激腸胃蠕動,偶爾吐綠色液體多屬生理現象
但若家中沒有這類的裝飾,則有可能是膽汁性嘔吐
⑥ 含食物殘渣(如飼料、罐頭等)
可能因進食過快、食物不耐受、換食未漸進導致,也可能與胃部蠕動節律失調有關
⑦ 粉色(帶血絲)或咖啡渣樣嘔吐物
需特別留意,可能與胃部黏膜受損、胃酸刺激或腸胃道出血有關
咖啡渣狀嘔吐物通常是血液與胃酸混合氧化的結果
⑧ 含異物(如塑膠、繩子、小零件)
表示貓咪誤食了非食用物品,如玩具碎片、塑膠袋、橡皮筋,可能伴隨乾嘔、腹痛、精神不振等現象
⑨ 毛髮
吐出毛髮是貓咪排毛球的常見方式,多為理毛時吞入的毛髮未能順利排出所致
① 保持冷靜並觀察嘔吐情況
貓咪嘔吐時千萬不要驚嚇貓咪,讓牠待在安靜、安全的環境,不立即打擾或責備,避免增加牠的壓力
② 觀察嘔吐物型態與頻率
包括顏色、內容物、氣味與量、次數、間隔時間,也建議可以拍照留存以便之後需要就醫時可以提供獸醫師參考
③ 清理環境並注意防止再次誤食
若懷疑為是有毒物品引起,應確認貓咪活動環境是否仍有殘留
若是有明顯異物(如塑膠、植物、藥品等)建議可以保存下來以便需要可供獸醫師參考
④ 暫停餵食 4~6個小時觀察
在不確定嘔吐原因前,建議暫停餵食任何食品(主食、零食、保健品、自煮鮮食),觀察是否仍持續嘔吐
但清水仍可提供避免脫水,但建議換新飲水避免可能是水質引起的嘔吐問題
帶4~6個小時觀察確認貓咪情緒、活動力都不錯也沒有再嘔吐,可以嘗試餵食少量容易消化的食物並再觀察
如果嘔吐變得頻繁或持續時間過長,可能造成脫水導致電解質不平衡、營養攝取不足影響免疫系統與整體活力、食慾與精神狀態改變等等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
若嘔吐物發現帶血、異物建議要立即就醫
貓咪嘔吐物沒有特別發現但24小時內嘔吐次數超過兩次或持續超過 2 天就建議要就醫確認
另外因為貓咪是非常可以隱藏以及忍痛的個性,因此若嘔吐同時出現腹瀉、發燒、精神差、明顯食慾下降或體重減輕也建議要就醫檢查
① 建立定期健康檢查習慣
年輕的貓貓(7歲以下)至少2年安排一次完整的健康檢查,高齡的貓貓(7歲以上)就建議每年都要進行檢查喔
有助於提早發現像腸胃疾病、腎臟問題、寄生蟲等潛在因素,避免嘔吐變成慢性狀況
② 定期驅蟲、避免寄生蟲影響腸胃
即使是室內貓,也有可能因跳蚤、人類的鞋底或環境帶入的蟲卵而感染體內外寄生蟲,貓貓應該要進行定期的驅蟲來防範寄生蟲感染
③ 維持乾淨、安全的生活環境
避免貓咪誤食異物(如毛線、小玩具、塑膠袋)是減少因異物阻塞造成嘔吐的關鍵
另外定期清理餐具、飲水器與貓砂盆,也可以降低細菌感染機會,尤其是台灣海島型氣候非常容易滋生細菌更是要留意
④ 餵食應該定時、定量,避免吃太快
吃太快、吃太多,都是引發嘔吐的高風險行為,建議採定量少量多餐制,也可以使用慢食碗放慢進食速度,並且飯後避免進行激烈的活動或遊戲,讓胃部有時間消化
另外也建議餐食勿放置超過2小時,不只可以維持餐點口味及營養也能維持衛生避免變質的問題發生
⑤ 飼料更換請遵循「漸進式換食原則」
突然換糧會讓部分貓咪腸胃不適、甚至立即嘔吐,漸進換食能讓腸胃慢慢適應新成分,降低不適風險
⑥ 定期梳毛與補充纖維,減少毛球堆積
每週至少梳毛 2~3 次(長毛貓建議每天),換毛季則要提高頻率,可以減少貓貓將廢毛舔入肚的機會
並且挑選適高纖維的主食、補充排毛粉或貓草來幫助貓咪排毛
嘔吐雖然是貓咪常見的日常反應之一,但頻繁出現就有可能影響毛孩的生活品質與健康,只要從日常照顧中多一點觀察與耐心,就能大幅降低貓咪因腸胃不適、毛球堆積、食物變動等原因嘔吐的機率,也讓毛孩的生活更舒適、穩定